法規名稱: | 金融業導入零信任架構參考指引 |
---|---|
公布日期: | 民國 113 年 07 月 15 日 |
(因條文排版無法完整呈現內容,請詳閱完整條文檔案)
二、零信任架構概念
零信任架構的主要精神,是基於「永不信任、持續驗證」的方式,透
過持續、多種類的驗證手段,持續強化對系統或資料存取控制的安全
性。目前主要參考文件如下:
(一)2020 年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 SP 800-207 文件
,提出身分鑑別、設備鑑別及信任推斷等 3 大核心組件,並且以
身分鑑別為優先導入範圍。
(二)2021 年美國總統發布指令,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採用零信任架構,
作為資通安全現代化策略之一。2022 年 1 月,美國預算與管理
辦公室制定備忘錄,要求各機構在 2024 財年(FY)年底前,於身
分識別、設備、網路、應用程式與工作負載、資料等 5 個面向滿
足特定的安全標準和目標。
(四)2023 年 4 月美國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 CISA)發布零信任成熟度
模型 2.0,依身分識別、設備、網路、應用程式與工作負載、資料
等五支柱;至自動化與協調、可視性及分析則內含於各支柱中。因
應逐步漸進之導入過程,區分傳統、起始、進階、最佳化等四個等
級。
(五)我國行政院第六期「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110 年至 113 年)
」之推動策略,數位部資安署將發展零信任網路資安防護環境,並
優先推動 A 級公務機關導入試辦。規劃自 111 年起,分年依序
導入身分鑑別、設備鑑別、信任推斷等階段,並陸續訂定身分鑑別
、設備鑑別、信任推動等產品標準並受理廠商申請產品驗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