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相關法條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 (民國 104 年 02 月 04 日) 非現行
第 23 條
爭議處理機構處理評議之程序、評議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 管機關定之。 金融消費者申請評議後,爭議處理機構得試行調處;當事人任一方不同意 調處或經調處不成立者,爭議處理機構應續行評議。 爭議處理機構處理調處之程序、調處人員應具備之資格條件、迴避、調處 期限及其他應遵行之事項,由爭議處理機構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定。 第十五條第五項及第十九條第二項有關評議之規定,於調處準用之。 調處成立者應作成調處書;調處書之作成、送達、核可及效力,準用第二 十八條及第三十條規定。 金融消費者已依其他法律規定調處或調解不成立者,得於調處或調解不成 立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評議。
第 24 條
金融消費者申請評議,應填具申請書,載明當事人名稱及基本資料、請求 標的、事實、理由、相關文件或資料及申訴未獲妥適處理之情形。 金融消費者申請評議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爭議處理機構應決定不受理 ,並以書面通知金融消費者及金融服務業。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爭議處 理機構應通知金融消費者於合理期限內補正: 一、申請不合程式。 二、非屬金融消費爭議。 三、未先向金融服務業申訴。 四、向金融服務業提出申訴後,金融服務業處理申訴中尚未逾三十日。 五、申請已逾法定期限。 六、當事人不適格。 七、曾依本法申請評議而不成立。 八、申請評議事件已經法院判決確定,或已成立調處、評議、和解、調解 或仲裁。 九、其他主管機關規定之情形。
第 25 條
爭議處理機構於受理申請評議後,應由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指派評議委員 三人以上為預審委員先行審查,並研提審查意見報告。 評議委員對於評議事項涉及本人、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親屬或同居家屬之 利益、曾服務於該金融服務業離職未滿三年或有其他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 頗之虞時,應自行迴避;經當事人申請者,亦應迴避。 前項情形,如評議委員及當事人對於應否迴避有爭議,應由爭議處理機構 評議委員會決議該評議委員是否應予迴避,並由爭議處理機構將決議結果 於決議之日起三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 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預審委員自行迴避或前項評議委員會決議預審委 員應予迴避之日起五日內,另行指派預審委員。
第 26 條
評議程序以書面審理為原則,並使當事人有於合理期間陳述意見之機會。 評議委員會認為有必要者,得通知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至指定處所陳述意 見;當事人請求到場陳述意見,評議委員會認有正當理由者,應給予到場 陳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情形,爭議處理機構應於陳述意見期日七日前寄發通知書予當事人或 利害關係人。
第 27 條
預審委員應將審查意見報告提送評議委員會評議。 評議委員會應公平合理審酌評議事件之一切情狀,以全體評議委員二分之 一以上之出席,出席評議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作成評議決定。
第 28 條
評議委員會之評議決定應以爭議處理機構名義作成評議書,送達當事人。 前項送達,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之規定。
第 29 條
當事人應於評議書所載期限內,以書面通知爭議處理機構,表明接受或拒 絕評議決定之意思。評議經當事人雙方接受而成立。 金融服務業於事前以書面同意或於其商品、服務契約或其他文件中表明願 意適用本法之爭議處理程序者,對於評議委員會所作其應向金融消費者給 付每一筆金額或財產價值在一定額度以下之評議決定,應予接受;評議決 定超過一定額度,而金融消費者表明願意縮減該金額或財產價值至一定額 度者,亦同。 前項一定額度,由爭議處理機構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之。
第 30 條
金融消費者得於評議成立之日起九十日之不變期間內,申請爭議處理機構 將評議書送請法院核可。爭議處理機構應於受理前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 將評議書及卷證送請爭議處理機構事務所所在地之管轄地方法院核可。但 爭議處理機構送請法院核可前,金融服務業已依評議成立之內容完全履行 者,免送請核可。 除有第三項情形外,法院對於前項之評議書應予核可。法院核可後,應將 經核可之評議書併同評議事件卷證發還爭議處理機構,並將經核可之評議 書以正本送達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法院因評議書內容牴觸法令、違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或有其他不能強制 執行之原因而未予核可者,法院應將其理由通知爭議處理機構及當事人。 評議書依第二項規定經法院核可者,與民事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當事 人就該事件不得再行起訴或依本法申訴、申請評議。 評議書經法院核可後,依法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向管轄地 方法院提起宣告評議無效或撤銷評議之訴。 前項情形,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五百條至第五百零二條及第五百零六條、強 制執行法第十八條第二項規定。